【JD-GTS10】,【竞道科技智慧农田监测设备厂家,助力精准灌溉,高效农业生产】。
田间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传感器安装深度的确定需结合作物根系分布、土壤类型及监测目标综合考量,以下是具体分析:
一、基于作物根系分布的深度选择
浅根系作物(如小麦、蔬菜)
安装深度:10-30厘米,重点监测表层土壤水分动态。
依据:此类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0-30厘米土层,需精准捕捉该层墒情变化以指导灌溉。例如,小麦拔节期根系集中于15-25厘米,监测该深度可避免水分过量或不足。
深根系作物(如玉米、果树)
安装深度:20-60厘米,分层监测(如20cm、40cm、60cm)。
依据:玉米大喇叭口期根系可深达40-60厘米,果树根系延伸至80厘米。分层监测可反映不同土层吸水能力,优化水肥一体化管理。
二、基于土壤类型的深度调整
砂质土
调整原则:传感器安装深度增加5-10厘米。
依据:砂质土孔隙大、保水性差,水分下渗快。将传感器埋深至25-40厘米可避免表层快速失水导致的监测误差。
黏质土
调整原则:传感器安装深度减少5-10厘米。
依据:黏质土透水性弱,水分易在表层积聚。埋深至15-25厘米可更灵敏反映土壤水分变化,防止深层干旱。
三、基于监测目标的深度配置
灌溉决策
配置建议:10cm、30cm、50cm三层监测。
依据:10厘米层反映蒸发强度,30厘米层对应作物主要吸水层,50厘米层预警深层渗漏风险。例如,当30厘米层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%时,触发灌溉指令。
旱情预警
配置建议:20cm、40cm、80cm三层监测。
依据:20厘米层含水量骤降(如24小时降幅>15%)结合气象干旱指数,可提前72小时预警旱情。80厘米层监测用于评估地下水补给能力。
邮件联系我们:176928329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