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山东竞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!
销售咨询热线:
15666889252
Article技术文章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遇到暴雨、霜冻,农业气象检测站能提前“预警”吗?

遇到暴雨、霜冻,农业气象检测站能提前“预警”吗?

更新时间:2025-09-01浏览:23次

  【JD-NQ10】【竞道科技智慧农业设备专业厂家,高标准农田气象环境监测设备不同型号,不同参数支持定制,欢迎垂询问价!】。

  对农民来说,暴雨可能冲毁农田、淹死庄稼,霜冻会冻伤作物嫩芽、导致减产,这两种灾害要是没提前准备,损失往往不小。而农业气象监测站,正是应对这两种灾害的 “预警尖兵”—— 不仅能提前发出警报,还能告诉农民 “该做啥准备”,帮大家抢出应对时间。

  先看暴雨预警。监测站可不是等雨下大了才提醒,而是从 “雨来之前” 就开始 “盯梢”。它搭载的雨量传感器能实时监测降雨量,哪怕刚开始下小雨,也能精准记录每小时、每分钟的雨量;同时,监测站还会和区域气象部门的大数据系统联网,获取未来几小时到几天的云层移动、水汽浓度等信息。当系统判断未来会出现 “短时强降雨” 或 “持续大雨”,且降雨量可能超过农田承受上,预警就会启动:一方面,监测站本地的报警器会发出蜂鸣,提醒附近农户;另一方面,数据会同步传到农民的手机 APP 或村集体的预警群里,明确写清 “预计 3 小时后开始暴雨,持续 6 小时,降雨量可达 50 毫米以上,需及时疏通排水沟、转移低洼处作物”。比如种水稻的农户,接到预警后就能提前挖深田埂排水沟,避免雨水漫过田埂淹了稻苗;种蔬菜的则能给大棚加固棚膜,防止雨水灌进棚内泡坏蔬菜。更关键的是,预警不是 “一刀切”—— 如果监测站发现某片农田地势特别低,还会针对性提醒这片区域的农户 “优先做好防涝准备”,让应对更精准。

农业气象检测站

  再说说霜冻预警,它考验的是监测站 “抓低温信号” 的能力。霜冻的危害主要来自 “地表温度骤降到 0℃以下”,尤其是春秋季夜间,看似天气晴朗,却可能突然出现 “暗霜”。监测站的土壤温度传感器和空气温度传感器会 24 小时监测,重点盯凌晨 2 点到 5 点的温度变化 —— 这是一天中温度低的时段。当传感器监测到空气温度持续下降,且土壤表面温度接近 1℃时,系统会结合夜间风力、云量等数据,判断是否会出现霜冻。一旦达到预警条件,会立即推送预警信息,比如 “预计今夜凌晨 4 点左右出现霜冻,地表温度将降至 - 2℃,需为小麦、油菜覆盖秸秆或搭建防风障”。对种果树的农户来说,这个预警尤为重要:接到通知后,他们可以提前在果园里点燃熏烟堆,通过烟雾形成的 “保温层” 减缓温度下降,保住刚开花的苹果、梨花花芽;种大棚蔬菜的则能给大棚加铺二层膜,或开启棚内的加热设备,避免黄瓜、番茄苗被冻伤。以前没有监测站时,农民只能靠 “看天摸黑”,往往第二天早上看到作物叶子发白,才知道夜里下了霜,为时已晚;现在有了预警,能提前 4-6 小时准备,大大降低冻伤风险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监测站的预警不是 “单次提醒”,而是会 “动态更新”。比如暴雨预警发出后,如果监测到雨势比预计的更大,会再次推送 “升级预警”,提醒农民做好更充分的防涝措施;霜冻预警后,若温度下降速度变慢,也会及时调整预警等级,避免农民做无用功。而且这些预警信息都很 “接地气”,不会用专业术语,而是直接告诉农民 “该干啥”,比如 “赶紧给玉米地挖排水沟”“给大棚盖保温膜”,哪怕是没接触过高科技的老农,也能一看就懂、照着操作。

  说到底,遇到暴雨、霜冻,农业气象监测站就像农民的 “千里眼” 和 “顺风耳”,能提前发现灾害信号,让大家从 “被动受灾” 变成 “主动防御”。有了它,农民不用再 “怕雨怕霜”,而是能提前做好准备,把灾害损失降到低,这也是它成为农田 “保护神” 的关键原因。

 

 

邮件联系我们:1769283299@qq.com

扫一扫,关注微信服务号
©2025 山东竞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鲁ICP备20021226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