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JD-WY2】【竞道科技地质灾害监测设备,GNSS位移监测站精准监测,实时预警,厂家直发,更多优惠欢迎垂询问价!!!】
GNSS 位移监测仪怎么用?新手也能看懂的操作指南
GNSS 位移监测仪,能高精度、实时地监测物体位移与形变,在地质灾害、建筑结构、交通水利等多领域广泛应用。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其使用方法。
一、前期准备
(一)设备选型
根据监测需求和场景选合适的设备。如监测范围大、精度要求高,选高精度、多通道的监测仪;监测环境复杂,考虑抗干扰强、适应恶劣条件的设备。同时关注设备的通信方式(4G、无线网桥、以太网等),要与数据传输需求匹配。
(二)检查设备
安装前,仔细检查设备组件是否齐全完好。包括监测仪主机、天线、电缆、固定支架、电源模块(如太阳能板、电池)等。查看有无外观损坏、零件缺失,确保设备能正常使用。
(三)安装位置选择
开阔无遮挡:监测仪和天线要安装在视野开阔处,远离高大建筑、树木、山体等,减少对卫星信号的遮挡。一般要求周围 20 米内无明显遮挡物。
稳定地质条件:若设基准站,选地质稳定区域,避免在松软、易沉降或变形的地方安装,保证基准点稳定,提升监测精度。
合适间距:基准站与监测站间距推荐小于 500 米,最大不超 2 千米,且尽量同海拔安装。距离过大会降低精度,影响数据有效性。
可视性佳:两站间尽量可视,无法可视时也要避开高墙、密集建筑等遮挡。
最高点设置:优先让卫星天线在 20 米内为最高点,保障信号接收质量。
二、设备安装
(一)天线安装
将 GNSS 天线稳固装在支架上,保证垂直于地面,避免倾斜或晃动,影响信号接收和定位精度。
天线周围应空旷,无金属物体或其他干扰源,减少多径效应,提高信号质量。
(二)监测仪主机安装
把监测仪主机固定在稳固的支架或机箱内,做好防震、防潮、防尘措施,保证设备工作环境稳定。
按说明书连接天线与主机的电缆,确保连接牢固、接触良好,防止松动导致信号传输中断。
(三)电源安装
若用太阳能供电,将太阳能板朝南安装在光照充足处,与地面保持合适夹角(如当地纬度 + 10°),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。
连接太阳能板、控制器和电池,确保正负极连接正确,避免短路。安装好后,检查电池充电情况,保证设备有足够电量运行。
三、设备调试与参数设置
(一)系统启动
开启监测仪和相关辅助设备(如数据传输模块)电源,等待设备自检和初始化完成。此时注意观察设备指示灯状态,判断设备是否正常启动。
(二)信号检查
通过设备自带显示屏、配套软件或上位机平台,查看卫星信号接收情况。正常情况下,应能接收到多颗卫星信号,信号强度和质量满足监测要求。若信号弱或卫星数量少,检查天线安装位置、方向及周围环境,排除干扰因素。
(三)参数设置
坐标系统设置:根据监测项目需求,设置正确的坐标系统,确保监测数据与项目坐标系一致,方便数据处理和分析。
数据采集频率:依据监测目标变化快慢,设置合适的数据采集频率。变化快的场景(如滑坡应急监测),可设为每秒或几分钟采集一次;变化慢的(如建筑物长期健康监测),可每小时或每天采集一次。
报警阈值设置:为及时发现异常位移,设置合理的报警阈值。当监测数据超过阈值,设备自动触发报警,通知相关人员。
四、数据采集与查看
(一)数据采集
设备按设置好的参数自动采集数据,将采集到的位移、坐标等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模块,同时通过通信模块上传至数据中心或云平台。
(二)数据查看
本地查看:部分监测仪有本地显示屏,可直接查看实时或历史数据。也可通过连接电脑,使用配套软件查看和导出数据。
远程查看:登录数据中心或云平台的管理界面,可随时随地查看监测数据,还能生成数据报表、绘制位移变化曲线,直观了解监测目标的位移情况和变化趋势。
五、日常维护与注意事项
(一)定期检查
定期检查设备外观、安装牢固性、信号接收情况等。查看天线有无松动、损坏,电缆有无老化、破损,及时处理问题,保证设备正常运行。
(二)清洁保养
定期清洁天线和设备外壳,去除灰尘、杂物,避免影响信号接收和设备散热。清洁时用干净柔软的布,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。
(三)电池维护
若用电池供电,定期检查电池电量和健康状况。长期不用设备时,充满电并每隔一段时间给电池充电,防止电池过放损坏。
(四)软件更新
关注设备厂家发布的软件更新信息,及时更新设备软件,修复漏洞、提升性能和功能。更新软件时,严格按操作说明进行,避免操作失误导致设备故障。
掌握以上操作方法,新手也能轻松用好 GNSS 位移监测仪,为监测项目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。
邮件联系我们:176928329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