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山东竞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!
销售咨询热线:
15666889252
Article技术文章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无线墒情监测站能为农业灌溉节省多少水资源?

无线墒情监测站能为农业灌溉节省多少水资源?

更新时间:2025-09-19浏览:7次

  【JD-GTS6】【竞道科技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厂家,十余年行业经验,质量更有保障!厂家直发,更多优惠,欢迎询价!助力全国智慧大棚、智慧果园、智慧灌溉等农业工程领域发展!】。

  无线墒情监测站能为农业灌溉节省多少水资源?

  在农业生产中,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 60% 以上,而传统 “凭经验灌溉" 模式常导致 30%-50% 的水资源浪费。无线墒情监测站通过实时感知土壤水分、精准指导灌溉,成为农业节水的关键设备。其节水效果并非固定数值,而是通过避免过度灌溉、匹配作物需水规律、优化灌溉时机三大路径实现,实际应用中可节省 20%-40% 的灌溉水资源,部分精准种植场景甚至能突破 50%。

无线墒情监测站

  一、避免过度灌溉:减少 “无效补水" 浪费

  传统灌溉多采用 “定时定量" 模式,如大田种植中常见的 “每周灌溉一次,每次每亩浇水 50 立方米",忽略土壤实际含水量差异。无线墒情监测站通过埋入不同深度的传感器,实时采集 0-100cm 土层的水分数据,再通过无线传输至云平台,自动判断土壤是否 “真缺水"。例如,在蔬菜种植中,若监测到 20cm 深层土壤含水量仍高于作物适宜阈值(如 20%),系统会提醒无需灌溉,避免传统灌溉中 “见干就浇" 导致的深层水分盈余浪费。据农业农村部数据,此类精准判断可减少 15%-25% 的无效灌溉量,每亩每年可节省水资源 200-500 立方米。

  二、匹配作物需水规律:实现 “按需供水"

  不同作物、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差异显著,如小麦拔节期需水量是苗期的 3 倍,果树膨果期需水量高于开花期。无线墒情监测站可结合作物生长模型,动态调整灌溉策略,避免 “一刀切" 式灌溉。以玉米种植为例,监测站在苗期仅需维持土壤含水量 15%-18%,此时若按传统 “全周期统一灌溉量"(如每亩每次 40 立方米),会造成约 30% 的水分浪费;而进入灌浆期后,监测站发现土壤含水量降至 12%,立即触发灌溉提醒,按每亩 35 立方米精准补水,既满足作物需求,又不造成盈余。在新疆棉田的应用案例中,搭配无线墒情监测站的滴灌系统,相比传统漫灌,每亩每年节省水资源 800-1200 立方米,节水率达 40% 以上。

  三、优化灌溉时机:避开 “低效补水" 时段

  灌溉时机对水资源利用率影响极大,如正午高温时灌溉,水分蒸发损失可达 30%;而夜间或清晨灌溉,蒸发损失仅 5%-10%。无线墒情监测站不仅能判断 “是否需灌溉",还能结合气象数据(如温度、风速、降水预报)推荐最佳灌溉时段。例如,在南方水稻种植区,监测站发现土壤含水量达标,但预测未来 3 天无降雨,会建议在次日清晨(气温 15℃、风速小于 2m/s)补充少量水分,避免因高温时段灌溉导致的蒸发浪费;若监测到土壤缺水但未来 12 小时有小雨,会自动延迟灌溉,利用自然降水减少人工补水。此类时机优化可进一步降低 10%-15% 的灌溉用水消耗,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效果更为显著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无线墒情监测站的节水效果并非固定,需结合灌溉方式(滴灌、喷灌比漫灌更易发挥节水优势)、土壤类型(沙质土节水空间大于黏质土)、种植规模综合判断。例如,在规模化温室大棚中,搭配智能灌溉系统的监测站,节水率可达 35%-50%;而在小规模露天种植中,若仅用于替代人工测墒,节水率约 20%-30%。但无论何种场景,其核心价值在于将灌溉从 “经验驱动" 转向 “数据驱动",让每一方水都用在作物生长的关键节点,既节省水资源,又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,实现 “节水与增产" 的双重效益。


 

邮件联系我们:1769283299@qq.com

扫一扫,关注微信服务号
©2025 山东竞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鲁ICP备20021226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