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山东竞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!
销售咨询热线:
15666889252
Article技术文章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小型农户与大型农场使用多功能虫情测报灯,在选型上有哪些不同考量?

小型农户与大型农场使用多功能虫情测报灯,在选型上有哪些不同考量?

更新时间:2025-09-22浏览:11次

  【JD-CQ4】【竞道科技虫情监测设备厂家,十余年行业经验,为智慧农业保驾护航!更多型号,更多优惠,欢迎询价!】。

  小型农户与大型农场:多功能虫情测报灯的选型差异

  多功能虫情测报灯融合诱虫、监测、数据传输等多元功能,但其选型需结合用户的种植规模、管理模式与实际需求。小型农户(通常种植面积 10 亩以内)与大型农场(种植面积百亩以上,多作物连片种植)在需求痛点、预算成本、技术应用能力上差异显著,因此在选型时需从功能、成本、维护、数据应用等维度差异化考量,确保设备适配实际生产场景。

  一、功能侧重:从 “基础实用" 到 “全面智能" 的差异

  小型农户的核心需求是 “低成本解决单一作物虫害监测",选型时需优先保障基础功能,避免冗余功能增加成本。在作物覆盖上,小型农户多专注单一作物(如水稻、蔬菜、果树),因此测报灯需侧重该作物专属虫害的监测功能 —— 例如种植水稻的农户,应选择具备 “稻飞虱 / 稻纵卷叶螟专项诱捕" 功能的设备,光源波长可固定为 365nm(稻飞虱敏感波长),无需额外支持多作物虫害切换,降低设备复杂度;在数据功能上,农户仅需 “本地数据查看 + 基础预警" 即可,无需复杂的云端平台,可选择配备小型显示屏的设备,实时查看害虫数量、温湿度等基础数据,当害虫数量超过阈值时,通过声光警报提醒,操作简单易上手。

多功能虫情测报灯

  大型农场则需 “全场景覆盖 + 智能联动",选型时需强化多功能协同。农场多为连片种植,可能涵盖多种作物(如同时种植小麦、玉米、棉花),因此测报灯需支持 “多作物虫害切换",通过调节光源波长(如小麦虫害用 380nm、玉米虫害用 420nm)、切换 AI 识别模型(加载不同作物虫害特征库),实现一台设备监测多种虫害;在数据功能上,农场需 “远程管理 + 数据联动",需选择支持 4G/5G 联网、可接入农场智慧管理平台的设备,实现多台测报灯数据汇总(如查看不同地块的虫害分布)、历史数据对比(分析虫害发生趋势),甚至与灌溉、施肥系统联动(如某地块蚜虫爆发时,自动触发精准喷药提醒),提升整体管理效率。此外,农场还需设备具备 “视频监控" 功能,实时查看田间作物长势与设备运行状态,减少人工巡检成本。

  二、成本预算:从 “控制单次投入" 到 “平衡长期效益" 的差异

  小型农户预算有限(单台设备预算多在 1000-3000 元),选型时需严格控制单次投入,优先选择 “高性价比基础款"。在硬件配置上,可选择中等精度的传感器(如温湿度精度 ±0.5℃/±3% RH)、1000 万像素左右的摄像头,满足基础监测需求即可,无需追求工业级配置;在供电方式上,优先选择 “太阳能 + 小型锂电池" 组合(如 100W 太阳能板 + 12V/50Ah 电池),初期投入低(比大功率太阳能系统便宜 50% 以上),且能满足单日续航,适合农户分散种植场景;在售后上,选择提供 1-2 年基础质保的品牌,降低后期维修成本,避免因设备故障产生额外支出。

  大型农场预算更充裕(单台设备预算多在 5000-10000 元),选型时需 “平衡长期效益与运维成本",优先选择 “高稳定性、低运维" 的中设备。硬件上需选择耐候性强的部件 —— 如光伏板选用转换效率 22% 以上的单晶硅材质(使用寿命 10 年以上),电池选用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(循环寿命 2000 次以上),减少后期更换频率;在功能上,可选择具备 “自动清洁、故障自诊断" 的设备(如光伏板自动除尘、设备异常时远程报警),降低人工运维成本(大型农场若有 10 台设备,自动清洁功能每年可节省 5000 元以上人工费用);在售后上,优先选择提供 3-5 年质保、含定期上门校准服务的厂商,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,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大面积虫害监测,造成作物损失。

  三、安装与维护:从 “简易操作" 到 “规模化适配" 的差异

  小型农户种植分散、技术操作能力有限,选型时需 “安装简易、维护便捷"。设备体积需小巧轻便(重量不超过 20kg),支持单人安装,无需复杂工具 —— 如采用可折叠支架,展开后即可固定,无需现场焊接;维护上,设备需设计 “模块化部件",如光源、电池可快速拆卸更换,农户经简单培训即可完成(如更换 LED 灯珠仅需拧下螺丝,5 分钟内完成);此外,设备需具备 “低维护频率",如光伏板表面采用防粘涂层,减少灰尘堆积,每 3 个月清洁一次即可,降低农户维护负担。

  大型农场种植集中、多设备联网,选型时需 “适配规模化部署、支持统一管理"。设备需支持 “多点位协同安装",如支架高度可调节(2-5 米),适配不同作物高度(如小麦田用 2 米支架、果树园用 5 米支架),且安装底座需坚固(可固定在水泥基座上),抵御连片种植区的强风天气;在维护上,设备需支持 “远程运维",如通过云端平台查看设备状态(如电池电量、光源强度),远程控制设备重启、参数调整,减少人工现场巡检(如 10 台设备远程运维,每月可节省 3-5 次现场巡检);此外,设备需具备 “数据接口兼容性",可接入农场已有的物联网平台(如华为鸿蒙智联、阿里云农业大脑),实现数据统一管理,避免多系统操作繁琐。

  四、数据应用:从 “直接参考" 到 “深度分析" 的差异

  小型农户对数据的需求是 “简单直观、直接可用",选型时需设备数据 “易理解、好应用"。数据呈现需简洁,如显示屏直接显示 “害虫种类(如蚜虫)、数量(20 头 / 日)、防治建议(需喷施吡虫啉)",无需专业数据分析;预警功能需 “直接有效",如当蚜虫数量超过 50 头 / 日时,设备立即发出声光警报,农户无需查看复杂数据曲线,即可判断是否需要防治;此外,设备可支持 “数据导出至手机"(如通过蓝牙发送 Excel 表格),方便农户向农技人员咨询,获取针对性指导。

  大型农场对数据的需求是 “深度分析、辅助决策",选型时需设备数据 “可整合、能挖掘"。设备需支持 “多维度数据采集",除害虫数据外,还需采集土壤湿度、作物长势(如 NDVI 指数)等数据,为综合决策提供依据;数据需能 “接入分析平台",通过算法生成 “虫害扩散预测"(如根据当前蚜虫数量与风速,预测 3 天后虫害将扩散至东侧地块)、“防治效果评估"(如喷药后 7 天,蚜虫数量下降 80%,评估防治有效);此外,数据需支持 “多部门共享",如农场管理人员、农技团队、喷药作业组可分别查看权限内数据,协同制定防治计划,提升管理效率。

  综上,小型农户选型需围绕 “基础实用、低成本、易操作",聚焦单一作物监测需求;大型农场则需 “全面智能、高稳定、可规模化",适配多作物、多场景的精细化管理。二者需结合自身种植规模、预算与技术能力差异化选型,才能让多功能虫情测报灯真正发挥作用,助力虫害防控、提升作物产量。


 

邮件联系我们:1769283299@qq.com

扫一扫,关注微信服务号
©2025 山东竞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鲁ICP备20021226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