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JD-CQX9】【竞道科技自动气象设备厂家,十余年经验,参数可定制,厂家直发,更具性价比!欢迎询价!】
野外气象站:为何需定期维护?维护重点全解析
野外气象站多部署在山区、草原、荒漠等自然环境复杂的区域,长期暴露在强风、暴雨、高温、严寒、沙尘等条件下,设备损耗速度远快于城市气象站。若缺乏定期维护,不仅会导致监测数据偏差,甚至可能引发设备故障、数据中断,失去气象监测的价值。因此,定期维护是保障野外气象站稳定运行、数据精准的必要手段,其维护工作需围绕 “设备防护、数据校准、环境适配” 三大核心展开,重点覆盖以下五大维度。
一、传感器清洁与校准:确保数据精准的核心
传感器是野外气象站采集数据的 “核心器官”,长期暴露在野外易受灰尘、水汽、沙尘、昆虫等影响,导致数据偏差。维护时需重点关注:
清洁操作:针对气温、湿度传感器,需用软毛刷轻轻清理探头表面的灰尘与蛛网,避免使用湿布(防止水汽残留);降雨量传感器需拆开漏斗,清理内部淤积的泥沙、落叶等杂物,确保翻斗能灵活转动;风速风向传感器要检查风杯、风向标是否被缠绕(如杂草、塑料袋),并用干布擦拭表面沙尘,避免影响转动精度。
精度校准:每季度需对传感器进行一次校准:气温传感器可与标准温度计对比,误差超 ±0.5℃时需调整;湿度传感器通过标准湿度发生器校准,误差超 ±3% RH 时需重新标定;降雨量传感器可通过人工注水(如注入 10mm 标准水量),观察计量值与实际值是否一致,偏差超 5% 时需更换翻斗部件。校准后需记录数据,形成校准报告,确保数据可追溯。
二、供电系统检查:保障设备持续运行的关键
野外气象站多依赖 “太阳能 + 锂电池” 供电,供电系统故障是导致设备停机的主要原因之一,维护重点包括:
太阳能电池板维护:每月需检查电池板表面是否覆盖沙尘、鸟粪、落叶,若有则用清水冲洗(避免使用硬刮板,防止划伤玻璃表面),并调整电池板角度(根据季节变化,确保与太阳光线垂直,提升发电效率);同时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松动、氧化,若有氧化需用砂纸打磨后重新接线,涂抹防锈剂。
锂电池检测:每半年需用专用检测仪测量锂电池的电压、容量与充放电效率:电压低于 12V(12V 锂电池)时需补充充电;容量衰减超 20%(如标称 100Ah 的电池实际容量不足 80Ah)时需更换电池,避免因续航不足导致设备断电;此外,需检查电池箱的防水性,若发现箱体破损、密封条老化,需及时更换,防止雨水渗入损坏电池。
三、设备防护与结构加固:抵御环境的保障
野外气象站的支架、设备箱、防雷系统长期受自然侵蚀,易出现结构松动、防护失效,维护时需重点加固:
支架与设备箱检查:每季度需检查气象站支架是否倾斜、螺丝是否松动,若有倾斜需用水平仪校正,拧紧所有固定螺丝(尤其是风速风向传感器的支架,需确保稳固,避免因晃动导致数据偏差);设备箱需检查门锁是否完好、箱体是否锈蚀,若箱体出现孔洞需用防水胶修补,锈蚀部位需打磨后涂刷防锈漆,同时检查内部线路是否杂乱、接头是否牢固,整理线路并绑扎固定,防止线路短路。
防雷系统维护:每年雷雨季节前,需对防雷系统进行全面检查:测量避雷针的接地电阻(需≤10Ω),若电阻超标,需检查接地极是否腐蚀,必要时新增接地极;检查设备与防雷器的连接是否可靠,防雷器指示灯是否正常(正常时为绿色,红色表示失效),失效的防雷器需立即更换,避免雷电击中设备导致烧毁。
四、数据传输与存储设备维护:防止数据丢失的关键
野外气象站的数据传输模块(如 4G / 北斗模块)、数据记录仪易受信号干扰、潮湿环境影响,维护重点包括:
传输模块检查:每月需通过远端平台查看数据传输状态,若出现数据中断,需到现场检查 4G / 北斗模块的信号强度(4G 模块信号需≥2 格,北斗模块需能搜索到 5 颗以上卫星),若信号弱,需调整天线角度或更换安装位置(如避开高大树木、山体遮挡);同时检查 SIM 卡是否欠费、北斗模块的流量是否充足,确保传输通道畅通。
数据记录仪维护:每半年需拆卸数据记录仪,检查内部存储芯片是否正常(通过连接电脑读取历史数据,确认无丢失),并清理记录仪内部的灰尘(用压缩气罐吹尘,避免用毛刷,防止静电损坏芯片);此外,需检查记录仪的供电接口是否松动,若有松动需重新插拔并加固,防止因接触不良导致数据记录中断。
五、周边环境清理:减少外部干扰的必要措施
野外气象站周边环境变化(如杂草生长、树木遮挡、动物活动)会影响设备运行,维护时需同步清理:
周边植被清理:每月需清理气象站周边 5 米范围内的杂草、灌木,尤其是风速风向传感器周边,需确保无高于 1 米的障碍物,避免遮挡气流影响风速测量;若周边有树木生长,需定期修剪树枝,防止树枝断裂砸伤设备或遮挡太阳能电池板。
动物干扰防护:针对草原、山区的气象站,需检查设备箱是否有鼠类、鸟类进入的痕迹(如咬痕、粪便),若有则在设备箱周围安装防鼠网、驱鸟器;同时检查锂电池箱是否有动物啃咬的风险,可在箱体外侧包裹金属网,避免电池被破坏。
综上,野外气象站的定期维护需 “按需制定周期、按点落实细节”,通过传感器校准、供电检查、结构加固、数据保障、环境清理,既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(通常可将设备寿命从 3 年延长至 5 年以上),又能确保监测数据的精准性与连续性,为野外气象研究、灾害预警提供可靠支撑。维护时需做好记录,建立 “一站一档”,以便后续追踪设备状态,优化维护方案。
邮件联系我们:176928329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