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山东竞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!
销售咨询热线:
15666889252
Article技术文章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如何实现 “天、空、地” 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监测?

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如何实现 “天、空、地” 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监测?

更新时间:2025-10-30浏览:6次

  【JD-FZ6】【北斗生态环境监测系统,竞道科技专业生产厂家,智能监测、精准预报,厂家直发,更多优惠,欢迎询价!】。

  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如何实现 “天、空、地" 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监测?

  “天、空、地" 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监测,通过天基卫星、空基遥感、地基观测的协同联动,打破了传统监测的时空局限,构建起全要素、全周期的生态环境感知网络。其核心实现逻辑是分层监测、数据融合与闭环应用,让生态环境状况 “看得见、算得准、管得住"。

生态环境监测系统

  天基卫星构成监测 “千里眼",实现大范围宏观覆盖。依托高分光学卫星、SAR 雷达卫星等设备,对区域生态基底进行长周期、广域监测,可精准捕捉植被覆盖变化、冰川消融速率、湖泊面积增减等宏观生态指标。例如在三江源国家公园,卫星通过年度影像对比,能动态追踪湿地退化与恢复情况;在大气污染防治中,超光谱卫星可快速识别污染物高值区,为后续精准排查划定范围,真正实现 “天空俯瞰找问题"。

  空基无人机搭建机动 “侦察兵",完成中观精准排查。针对卫星锁定的重点区域,搭载高光谱相机、激光雷达、热红外设备的无人机开展低空巡航,实现从 “高值区" 到 “高值点" 的聚焦。扬州在长江、大运河监测中,通过无人机详细排查卫星筛查的疑点,快速获取岸线污染痕迹、植被群落结构等数据;藏北高原则利用无人机在无人区搜索物种活动痕迹,大幅提升生物多样性监测效率,弥补了卫星监测分辨率不足和地面监测范围有限的短板。

  地基观测筑牢数据 “压舱石",保障微观精准校验。通过地面固定监测站、移动监测车、无人船、红外相机、土壤传感器等设备,开展定点连续监测与现场核查。襄州区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地面监测网络,包含国控监测站、微型气象站等设施,每年采集 18000 余个手工监测数据,准确率达 100%;的岸边智慧水站与海上传感器,24 小时监测海水 pH 值、溶解氧等指标,实时反馈水质动态。这些数据既为天、空监测结果提供校验,也为污染溯源提供直接依据。

  三者的协同核心在于数据融合与闭环管理。通过搭建 “一网统管" 数字平台,整合多源异构数据,利用 AI 算法消除 “数据孤岛",实现监测结果的交叉验证与深度分析。如扬州采用 “卫星筛查 — 无人机排查 — 地面核实" 的流程,形成问题发现、治理、反馈的闭环;襄州区通过 “测管协同" 机制,让监测数据直接支撑执法监管与决策部署,使突发环境事件响应时间缩短 62.5%。这种 “天宏观、空中探、地核实" 的分层协作模式,最终实现了生态环境监测从 “经验驱动" 向 “数智驱动" 的转变,为精准治污、科学护生态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。


 

邮件联系我们:1769283299@qq.com

扫一扫,关注微信服务号
©2025 山东竞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鲁ICP备20021226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