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JD-WY1】【GNSS位移监测站,毫米级精准监测,大坝安全项目建设选竞道科技,十余年经验,我们更专业!多款地质灾害设备,一站购齐,更具性价比!欢迎致电询价!】。
矿山开采过程中,采空区塌陷、边坡滑坡、地表沉降等风险如 “隐形",一旦发生可能造成设备损毁、人员伤亡,甚至引发区域性地质灾害。传统矿山安全监测依赖人工巡检与局部传感器,难以覆盖广阔开采区域,且对微小位移的捕捉能力有限,预警滞后问题突出。而 GNSS 自动位移监测站凭借高精度、自动化、广覆盖的优势,成为矿山开采安全预警的 “科技哨兵",其具体作用可从风险监测、实时预警、数据支撑、运维保障四大维度展开。
精准捕捉多区域位移,筑牢风险监测 “第一道防线"
矿山开采涉及露天采场边坡、地下采空区上方地表、尾矿库坝体等多个高风险区域,不同区域的位移风险特征差异显著。GNSS 自动位移监测站通过 “多点分布式布设",可实现全区域位移监测:在露天采场边坡,按照 50-100 米间距布设监测站,能捕捉边坡岩体 0.5mm 级的微量滑动,提前识别边坡失稳征兆;在地下采空区上方,通过网格状布设监测站,可实时追踪地表沉降速率,当沉降量超过 5mm / 月时及时预警,避免采空区坍塌;在尾矿库坝体,监测站沿坝顶、坝肩布设,同步监测坝体水平位移与垂直沉降,防止坝体渗漏、溃坝等事故。例如某露天煤矿,GNSS 监测站发现采场边坡单日位移达 2.3mm,远超 0.8mm 的安全阈值,通过预警促使矿方提前撤离设备、加固边坡,成功规避了滑坡事故 —— 这种对多区域微小位移的精准捕捉,正是传统人工巡检难以实现的安全保障。

全流程自动化预警,破解 “响应滞后" 痛点
矿山开采环境复杂,人工巡检受地形、天气影响大,且监测间隔长(通常为 1-3 天),难以应对位移风险的突发性。GNSS 自动位移监测站实现 “采集 - 分析 - 预警" 全流程自动化:监测站按预设频率(1-10 分钟 / 次)自动采集位移数据,通过 4G/5G 或北斗短报文(适用于无公网覆盖的偏远矿山)实时传输至矿山安全监测平台;平台内置智能算法,自动去除爆破振动、风力干扰等导致的异常数据,生成位移趋势曲线;当位移速率、累积位移量超出预设阈值时,系统立即触发多级预警 —— 向矿调度中心推送弹窗预警、向管理人员发送短信告警,部分场景还可联动现场声光报警器,提醒作业人员紧急撤离。某地下铁矿曾因采空区顶板岩层缓慢下沉,GNSS 监测站每 5 分钟采集一次数据,在 1 小时内监测到地表位移从 0.6mm 增至 1.9mm,系统 3 秒内完成预警,矿方立即停止井下作业、撤离人员,12 小时后采空区发生局部坍塌,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。这种 “实时监测 + 即时预警" 的自动化模式,改变了传统监测 “事后补救" 的被动局面,为矿山安全争取了关键应对时间。
多数据联动分析,提升风险研判准确性
矿山安全风险并非单一因素导致,位移变化往往与开采进度、地下水水位、爆破作业等因素相关。GNSS 自动位移监测站并非孤立运行,而是能与矿山其他监测系统联动,实现多维度数据融合分析:将位移数据与开采工作面推进数据结合,可判断采空区沉降是否与开采强度匹配;与地下水监测数据联动,能分析水位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;与爆破振动监测数据叠加,可区分位移是爆破冲击导致的瞬时变化,还是岩体失稳的长期趋势。例如某有色金属矿山,GNSS 监测站发现尾矿库坝体位移略有增大,通过与地下水监测数据对比,发现坝体周边地下水位同步上升,系统判断为 “地下水渗透导致坝体土体软化",预警等级升级;若仅依据位移数据,可能误判为正常形变,延误处置时机。这种多数据联动分析能力,让 GNSS 监测站从 “单纯的位移监测设备" 升级为 “矿山安全风险研判中枢",大幅提升了预警的准确性,避免过度应急或预警遗漏。
适应恶劣环境,保障长期稳定运行
矿山开采区域多位于山区、偏远地带,面临高温、严寒、粉尘、爆破振动等恶劣环境考验,对监测设备的稳定性提出要求。GNSS 自动位移监测站通过强化硬件设计,实现矿山环境适配:外壳采用 IP68 级防水防尘材质,抵御矿山粉尘、雨水侵蚀;内置抗振动模块,减少爆破作业对设备的冲击影响;配备温度补偿单元,在 - 30℃至 60℃的温度下仍能稳定工作;供电采用 “太阳能电池板 + 锂电池" 双模式,解决偏远矿山供电难题,实现 “无人值守" 长期运行。某高原矿山冬季低温达 - 28℃,夏季最高温超 50℃,且粉尘浓度高,GNSS 监测站连续运行 2 年,日均数据有效率达 99.5%,远超传统传感器 60%-70% 的有效率。这种强环境适应性,确保了监测数据的连续性与可靠性,为矿山长期安全开采提供稳定技术支撑。
在矿山安全形势日益严峻、智能化开采加速推进的背景下,GNSS 自动位移监测站凭借精准监测、自动预警、多数据联动、强环境适应的优势,成为矿山开采安全预警的核心设备。它不仅能实时守护露天采场、地下采空区、尾矿库等关键区域的安全,更能为矿山安全管理提供数据化、智能化支撑,推动矿山安全防控从 “经验判断" 向 “数据驱动" 转型,为矿山开采筑牢 “科技安全防线"。
邮件联系我们:1769283299@qq.com
扫一扫,关注微信服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