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山东竞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!
销售咨询热线:
15666889252
Article技术文章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桥洞积水监测站如何与城市排水系统联动?看完就懂了

桥洞积水监测站如何与城市排水系统联动?看完就懂了

更新时间:2025-09-12浏览:7次

  【JD-JS1】【竞道科技十年厂家,地埋式积水监测设备,自动预警,守护道路安全!厂家直发,更多优惠,欢迎询价!!!】。

  桥洞积水监测站如何与城市排水系统联动?看完就懂了

  桥洞作为城市道路的特殊节点,因地势低洼、排水条件复杂,极易在降雨时形成深度积水,不仅阻碍交通,还可能引发车辆熄火、人员被困等安全事故。而桥洞积水监测站与城市排水系统的高效联动,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。两者并非独立运行,而是通过 “数据互通、智能调度、应急响应" 的闭环机制,实现积水的快速发现与及时疏导,保障桥洞通行安全。

  数据实时共享:联动的 “信息纽带"

  桥洞积水监测站与城市排水系统的联动,首先依托于实时数据共享机制。桥洞监测站配备的高精度传感器,会持续采集积水深度、水位上涨速度、降雨量等核心数据,这些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,以秒级速度传输至城市排水监控中心的统一平台。与此同时,城市排水系统的关键数据 —— 如桥洞周边排水管网的实时流量、泵站运行状态、阀门开启度等,也会同步接入该平台。

桥洞积水监测站

  这种 “双向数据互通" 打破了信息壁垒:一方面,排水系统能依据监测站传来的积水数据,精准判断桥洞的积水风险等级。例如,当监测站显示桥洞积水深度 10 分钟内从 5 厘米升至 20 厘米,且降雨量仍在增加时,系统可预判积水将很快达到警戒值(通常为 30 厘米),需立即启动排水措施;另一方面,监测站也能接收排水系统的反馈数据,若周边管网流量已达上限,监测站可提前向交管部门推送 “即将封闭桥洞" 的预警,避免车辆误入。某城市的实践显示,数据实时共享让排水系统对桥洞积水的响应时间缩短了 80%,从发现积水到启动排水的间隔从以往的 20 分钟压缩至 4 分钟。

  智能调度:联动的 “核心大脑"

  在实时数据支撑下,城市排水系统会启动智能调度算法,针对桥洞积水情况动态调整排水策略,这是联动的核心环节。调度逻辑主要围绕 “管网分流" 与 “泵站提效" 展开:当桥洞监测站传来积水预警时,系统会优先调控桥洞周边的排水管网阀门,增大流向桥洞排水口的管网流量,加速积水汇入管网;若常规管网排水能力不足,系统会自动启动桥洞附近的应急排水泵站,通过大功率水泵将积水直接抽排至城市内河或大容量储水设施,快速降低桥洞积水深度。

  例如,2024 年夏季某城市遭遇短时强降雨,某桥洞监测站 5 分钟内监测到积水深度达 25 厘米,接近警戒值。排水监控中心的智能系统立即响应:首先打开桥洞周边 3 个管网分流阀门,将周边路段的管网排水压力转移至桥洞专用排水管道;同时启动 2 台应急泵站,每小时抽排积水约 500 立方米。15 分钟后,监测站数据显示桥洞积水深度降至 8 厘米,成功避免了交通中断。

  应急响应联动:联动的 “安全兜底"

  当桥洞积水超出常规排水能力,达到严重警戒值(如积水深度超 50 厘米)时,积水监测站与排水系统会触发多部门应急联动机制,形成 “排水 + 交通 + 救援" 的协同处置模式。此时,监测站会向排水部门推送 “紧急排水需求",排水部门会增派移动排水设备(如应急排涝车)赶赴现场,与固定泵站配合形成 “立体排水网络";同时,监测站数据会同步共享至交管部门,交管部门立即封闭桥洞两端道路,设置警示标识,并引导车辆绕行;若监测到有人员或车辆被困,系统还会联动消防、应急救援部门,依据监测站提供的积水分布数据,制定精准的救援路线,避免救援人员陷入危险。

  2023 年某城市暴雨中,一处铁路桥洞因排水管网破裂,监测站 10 分钟内监测到积水深度突破 60 厘米,且有 2 辆轿车被困。通过应急联动机制,排水部门的 3 辆应急排涝车 12 分钟内抵达现场,交管部门迅速封闭周边道路,消防部门则根据监测站实时传回的积水深度数据,使用冲锋舟成功将被困人员转移。整个处置过程仅用 40 分钟,未造成人员伤亡。

  桥洞积水监测站与城市排水系统的联动,本质是 “数据驱动下的协同治理"。从数据共享到智能调度,再到应急联动,每一个环节都紧密衔接,既解决了桥洞积水 “发现难、排水慢" 的问题,也为城市道路安全通行筑起了坚实防线。随着智慧城市技术的发展,未来两者的联动还将融入 AI 预测功能,通过监测站采集的历史数据与实时气象数据,提前预判桥洞积水风险,实现 “未涝先防",让城市应对内涝的能力再上新台阶。


 

邮件联系我们:1769283299@qq.com

扫一扫,关注微信服务号
©2025 山东竞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鲁ICP备20021226号-3